台灣未上市股票產經資訊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0年台灣產業结構简析和统一後人心治理

[複製鏈接]

2590

主題

2590

帖子

7898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78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2-1-22 12:5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于台灣的财富结構,網上一贯有很多的文章介绍,但是很少有从整體宏观的角度来看的,我们今天来认识下台灣的财富结構,了解下台灣的核心财富是什麼。

台灣2019年人均GDP达到2.589万美元(台灣主计处官方数据),

而對比之下中國大陸2019年的人均GDP刚刚打破一万美元,达到10276美元(國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0年1月17日動静颁布會上公布,按照全年平均汇率),中國大陸的人均GDP是台灣的39.69%,便于记忆的话也就是差不多40%的水平。

人均GDP高于中國大陸,是台灣人保持优越感的首要来源,我一贯认為,统一對我國不是問题,统一後的人心治理才是問题。

人的本性就是崇强爱富,黄渤有一段接收记者的采访視频之前比较火,

说出名之前,在剧组里面能碰到各式各样的人,谨严機啊,現在身邊@尽%Vo9na%是大大%128RW%好%128RW%人@,每张都是满盈的笑脸,黄老師你累不累休息一會兒,黄老師,你要吃什麼,喝什麼,我给你拿點什麼?黄老師,你太辛苦了。

對于一個组织也是這样,不管什麼组织,率领都需要有声威,要能让人敬佩,若是属下個個不服气,感受率领還没有自己有水平,组织運作會產生很大的問题。

今天抛開其他成分不说,由于台灣的發展水平仍然高于大陸,現在台灣人在内心是遍及认為自己比中國大陸强的,先不说感情和政治上的疏离甚至是敌視問题,首先在發展水平上對大陸内心就是不服气的,這會给我们带来一個問题,统一今後如何处理台灣的發展問题呢?

按照历史的大规律,台灣距离中國的經济中心地理上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經济职位处所會渐渐衰落,渐渐的被大陸各個省份赶超,

2019年大陸還没有任何一個省级行政區的人均GDP高于台灣,

但是已有北京和上海的人均GDP超過了2万美元,北京2.38万美元,上海2.28万美元,台灣為2.589万美元,超過台灣估量就在2022年,

再下来2019年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人均在1.5万-2万美元之間,估量在2025-2030年也會超過台灣;

再下来還有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山东五省的2019年人均GDP在1-1.5万美元之間,等到2030年人均GDP也不會差台灣太远。

2019年大陸人均GDP是台灣40%的话,那麼到2030年总體人均跟台灣的差距不會太大了,估计能达到70%以上,毕竟2019年是人民币汇率低點。

台灣具體最终衰落到什麼地步先不预测,但是从长远看,一定职位处所會低于現在。

如果台灣現在就完成了统一,那麼我们该對此如何处理呢?

如果任由自由發展和竞争發生傳染感動,那麼台灣的經济职位处所會一步步的衰落下去,

那麼這種统一後的衰落會让台灣人產生對统一的不满,组成“悼念统一前的旧時代”的思潮,當年没有被统一的時候,台灣曾如此的富强,人均GDP是大陸的两三倍,超過了大陸所有的省级行政區,比中國大陸最為富有的北京上海還高,而统一後职位处所却渐渐衰落,渐渐沉沦出错為中國的中游發展水平省份,统一似乎成了台灣富强和衰落的時辰分界線。

如果中間政府举辦干與干涉,给以其各種經济大礼包举辦输血,试圖连结其經济职位处所,则又會不断的付出成本,而台灣的體量可不是香港,它有两千三百万人,是香港的三倍以上,這意味着礼包的成本不會低,而客观上大陸還有不少落後地區更需要經济扶持和轉移支出,人均GDP更低的大陸却要给生活本来算是小康有余的台灣大量输血,這在逻辑上难以说通。

从香港的实践来看,即使举辦經济上的支持或扶持,也根柢無法對抗历史的大规律,香港的經济总量和中國大陸的經济总量對比,

查問世界銀行数据库,1997年分袂為1773.5亿美元和9616亿美元,香港占到了中國大陸的18.44%。

到了2019年中國大陸經济总量為14.343万亿美元,香港為3660.3亿美元,香港只有中國大陸的2.55%了。

不单是扶持难以對抗历史规律,由于香港财富的空心化,导致經济扶持集中在旅游業,零售業,物流業,金融業,無法惠及到香港的大部分百姓。

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很多认為,香港人理當是懂得并且感谢感動中國大陸對香港的各種支持或扶持的,毕竟在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機都支持了香港的金融稳定,

2003年在香港經济因為非典面临逆境時,中間政府延续動手,開通自由行,和香港签定CEPA(更紧密經贸關系的安排),允许香港平常人在内地申辦個體工商户等。

内地高校開放招收香港学生提升香港的大学及第率,甚至可以防止试及第,依照2019年6月新華網的报道有1.57万名香港学生在内地高校就读。

大陸人也遍及认為,香港人理當也认同香港是作為了中西方互换的窗口和桥梁,才有了發展的历史機遇,要懂得20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已被英國殖民了几十年上百年,但是發展水平也并不高。

但以上大陸人的想法,却并不是香港人的遍及认知

他们认為香港的發展主因是英國带来的西方制度,辞吐和資讯自由開放,法治拔擢水平高,是因為英國人的正确施政,是因為香港人的“狮子山精神”,跟作為中國大陸的對外互换窗口并没有太大關系。

而恰恰相反,是香港商人带着港資和外資北上進入内地,带動了内地的發展和富贵。

不少港人更认為自由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给香港带来各種生活用品的抢購,不文明的大陸搭客,拥挤的街道和景點。

以上各类,就是中國大陸發展水平低于香港的現实下,在香港蒙受的认同逆境,對方在心理上认為你是落後的,贫苦的,低本色的,内心怎麼可能认同是你让我走向富贵呢?

统一後我落後了,一切都是你的错。

這種定型後的“板滞印象”對人的心理影响很大。

這種根底的人性也告诉我们,對台灣统一的最重要的事变是在统一之前,要赶在统一的時辰點之前,想尽辦法实現大陸的發展水平优于台灣,起码要让两岸处于雷同的水平上,大陸的發展水平越是优于台灣,對我们越是有利,统一後的心理融合成本越小。

反之台灣發展水平越是高于大陸,對我们越是不利,统一後的心理融合成本越高。

現在中美關系的走向难以预见,台灣的蔡英文政府在加紧谋独,

统一的時辰點很可能會大幅提前,而我们2019年的人均GDP仅為台灣的40%,因此我们現在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除要持续的發展大陸的經济之外,還需要想辦法低沉台灣本島的經济增速,甚至使其实現倒退。

美國有無数的颠覆全球各地政权的經历,他的根底套路就是在當地制造經济衰退,贫苦和社會混乱,让人民產生改变的想法,這個想法越是强烈,那麼現政权就越是危险。

我们看美國的制裁清单即可以看出,中國,俄罗斯,伊朗,利比亚,朝鲜,委内瑞拉等國都有官员,企業和财富在美國的制裁目录上。

台灣人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當然不保举對台灣操纵美國式的单邊制裁手法,在過去的一两年我们已了解到美式制裁的不讲道理和缺乏道义,而且美國對小國和穷國举辦的制裁,還經常造成被制裁地區人民生活困难。

但是我们應當成以下几點:

立即停止一切有利于台灣本島經济發展的政策;

同時要鼓舞鼓励大陸企業進入台企占优势的行業,支持經過進程市場竞争的形式击败台灣的企業,低沉其市場份额,同時用各種政策手段吸引台灣的前辈制造業投資大陸(注意只是高端前辈财富),可实現低沉台企在台投資的成果;

阻止台灣本島的成本經過進程投資大陸股市,公司股权或其他手段从大陸成本市場获益,大陸的市場和台灣的資金,较着是後者更需要前者。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在道义上是没有問题的,

停止惠及台灣本島财富和經济發展的政策,支持大陸企業經過進程市場竞争低沉台企的市場份额,阻止不產生就業和实體投資的台灣成本在大陸金融市場受益,這些都是正常的竞争手段。

台独既然在台灣已經是主流民意,把中國大陸視為敌國,那麼這些法子在國际竞争中是很正常,很常见的,對台灣的惠台,理當在统一之後進行。

统一前後的心理落差,将會极大的影响统一後的治理成本。

大陸作為台灣制造業的最大市場,今年8月已占到了台灣出口的46%,

大陸理當依照实际情况,除台积電前辈制程等無可更换的產品外,

从中低端產品開始,渐渐实現進口去台灣制造化,對其封锁市場大門,

需要说明的是,既然大陸市場選择台灣制造,说明其在各方面综合最优,這個舍弃的過程一定會付出成本,但是理當要分清楚,國家统一是最高利益,要有所弃百家樂預測,取,更何况台灣貨物進口只占大陸進口总金额的8.32%而已,技術水平上除台积電等少数產品,根底可以用國產或他國產品更换。

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去美國化(去美國化是指杜绝產品由美國垄断供應)的意义,現在美國制裁下才猛然警醒,發現國產化和多元供應的重要性,這才形成了共识,而财富链的去台灣化也理當组成共识,這是關系到國家利益,關系到统一後台灣人心治理的大事。

如果現在因為贪圖成本和經济利益而不搞去台灣化,不在统一前实現大陸發展水平相對付的大提升,则统一後一定會付出更大的成本,因小失大。

2019年台灣對大陸出口金额高达1730亿美元,按照236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销售了7330美元的貨物到中國大陸,也就是人均四万多人民币,這個数字可以说相當惊人了。

下面是本文的重心,就是台灣的核心企業和财富,就是什麼是台灣經济的真正支柱。

我们可以从几個维度来举辦分析,

第一個我们看台灣的世界五百强企業,

台灣的财富结構,這是我之前分析世界五百强企業時候,對台灣的五百强企業的利润率举辦了一個排名,可以看出台积電在台灣無人可及的职位处所。

台灣财富特征是制造業比重非常高,9家世界五百强企業里面有6家是制造業企業,

台积電的利润率高达33.08%,是台灣五百强企業里面利润率最高的,而對比之下,其他5家入選的台灣制造業企業,全部是電子代工大廠,包括鸿海,广达,和硕,纬創,仁宝,他们中除鸿海的利润率在2.16%以外,其他4家都在2%以下,处于微利状态。

注意這五家代工大廠全部在大陸有大量的工廠,之前國内有個记录片,叫做《火箭村里的年轻人》,说的就是上海昌硕做苹果手機的工人的生活状态,而昌硕就是台灣和硕的子公司。

台积電的强大,大陸人根底已很熟悉了,在這里说下台灣的電子代工大廠對于台灣财富防脫育髮液,的重要意义,固然从利润率可以看出来,代工廠的利润率都很低,都很微薄,但是从體量上看,鸿海,广达,和硕,纬創,仁宝都是世界级的電子代工大廠,在全球電子產品制造中占据了极高的比重,可以说台企代工廠在全球電子產品代工中占据了绝對优势职位处所,非常类似于台积電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的职位处所,都占据了超過全球一半的份额,前者的份额還远比一半更高。

下圖来自鸿海集團2019年财报,光是鸿海集團一家,其在2019年全球EMS(電子產品代工)市場占了全球41.1%的市占率。

而台灣人在這些大廠中占据着核心的职位处所,占据着核心高管團队和中层主管的位置,因此可以从大量中下层的大陸和外籍员工劳動中得到大量的價值和利润。

组成类似娛樂城,日本人推崇的雁阵模式,即在台企代工廠中,台灣人是位于领头雁的位置,而大陸人,印度人,越南人等则是位于跟班的位置,不只是在薪資分拨上处于下風,而且在企業的利润分拨上,也是以台灣人受益為主。

以在台灣股市上市,位居台股第二大市值的鸿海為例,2019年度分派現金分红即為582亿新台币,大约136亿人民币。

别的,台灣每年對中國大陸有非常高的顺差,其中除以台积電為核心的半导體处于無可更换的职位处所之外,台灣在大陸的台資代工大廠大量的从位于台灣的旗下企業,和其他的台灣中小企業進口零部件也是重要成分。

因此从代工廠的角度讲,大陸理當支持本土電子品牌自建工廠,同時扶持本土代工大廠發展。

近年来華為,OPPO, VIVO等公司都有了自有工廠,生產自有品牌的旗舰手機,而國產四巨头的小米的第一座自有工廠最终在2019年12月于北京亦庄投產,用于生產旗舰機,只是產量非常小。

同時國内的華勤,龙旗,比亚迪,立讯慎密等代工廠已有了一定的發展,

出格是立讯慎密,已在代工范围開始脱颖而出。

由于2017年開始代工苹果的AirPods 無線蓝牙耳機的出色暗示,

营收从2017年的228.2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8年的358.5亿元,猛增57.06%;

2019年再次猛增到625.1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4.38%,利润总额5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70%,可以说風格如虹,但是范畴上還远远不够,對比下鸿海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大约1.2万亿人民币,是立讯慎密的20倍。

2020年7月17日晚間,立讯慎密颁布通知书记称,公司拟與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3亿全資收購纬創資通两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权,并由此取得了iPhone手機的代工業務。

需要说明的是,AirPods最先主若是在台資廠英業达代工的,立讯慎密完全是經過進程竞争赢得了本来属于英業达的订单,实現了自己的跨越式發展,同時收購的纬創iPhone工廠也是台資代工企業。

必须要优先惠及本土企業,渐渐在市場竞争中取代台廠的位置,

必须要认识到,在台資企業台灣人和大陸人是上下级關系,从思维角度看這是對统一不利的,在采集上看台灣網友的评论,默认来大陸事变的台灣人都是台商,台干,是给大陸人带来了事变機會和資金,是大陸人的老板。

就像鸿海的郭董,在台灣的节目里说“我是给他们(大陸)饭吃”,可见内心认為自己是更优势的一方,經济和财富上的优势带来了心理上的优势,谁會接收被自己认為不如自己的人打點呢?這必须要有所改变。

第二個我们再从台灣股市的市值来看,

下圖是台灣2020年9月29日的股市市值排行,

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名還是台积電,市值达到了11.176万亿新台币;

第二名是鸿海集團,市值1.0675万亿新台币;

第三名是联發科,市值是9691亿新台币;

這個很有意思,台积電的市值竟然是第二名鸿海的10倍以上。

接下来是中華電(電信公司),台塑化(油電燃气業),國泰金(金融),台塑(石化),台达電(電子零部件),南亚塑胶(石化,南亚塑胶是做DRAM的南亚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大立光(做手機镜头為主)。

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台塑是南亚塑胶的第二大股东。

从前十位来看,制造業总共有7家,不算已經是傳统财富的台塑和南亚塑胶,

最有“技術含量”的较着還是台积電,鸿海,联發科,台达電,大立光五家。

其中大立光在台灣被称為股王,因為其股票单價在台股是最贵的,9月30日收盘價是3360新台币,按照當天的汇率773元人民币,這家公司的净利润率也非常高,理當是全球有一定范畴的電子零部件公司范围最高水平行列了,2019年Q4的税後净利润率為44.08%。

如果我们把台灣股市市值前一百位中的制造業公司都列出来,总共是67家制造業企業,以下是名单,這個名单很长,阅读的時候可以先跳過。

第1名台积電,第2名鸿海集團,第3名联發科,第7名台塑;

第8名台达電,第9名南亚塑胶山君機,,第10名大立光;

第12位台化集團,第15位统一集團,第16位联電;

第17位和泰車(和泰汽車),第20位中钢;第21位广达,第25位日月光;

第26位台泥,第28位研華,第31位瑞昱;

第32位華硕,第36位南亚科,第38位國巨,第39位硅力杰;

第40位环球晶圆,第41位和硕,第42位联咏,第43位世界前辈;

第46位亚泥;第47位远东新(纺织),第48位可成(金属壳);

第51位稳懋(砷化镓半导體代工),第53位正新;

第54位合一(生技醫療業),第55位亚德客(气動元件);

第56位纬颖(处事器);第57位臻鼎(印刷電路板),第58位微星;

第59位欣兴電子(印刷電路板);第60位光宝科技(摄像头模组);

第61位友达(顯示面板),第63位亿丰(家具);

第64位巨大(旗下捷安特自行車);第66位儒鸿(纺织纤瘦身霜,维);

第67位祥硕(華硕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第68位上銀呆板;

第69位群創,第71位仁宝,第72位纬創,第73位旭隼(UPS代工);

第74位谱瑞(半导體设计),第75位英業达,第76位宝成(鞋类代工);

第77位宏碁,第78位南電(南亚電路板),第80位華新科(被動元件);

第81位裕日車(裕隆日產),第82位鸿華(铝電解電容的電蚀铝箔);

第84位美利达;第86位力成(半导體封测);

第87位玉晶光(镜头和摄像头模组);第89為致茂(電子测试设备);

第90位群光(键盘,摄像头模组),第91位旺宏(Nor Flash,NAND Flash),第93位东元電機(马达),第94位健鼎;

第96位中美晶(硅锭和硅片),第97位佳格(食品工業);

第98位新普(工具電池),第99位華邦電(DRAM)

我们把傳统行業的選出来,总共有13家企業。

包括台塑(石化),南亚塑胶(石化),台化集團,统一集團,中钢,台泥,亚泥,远东新(纺织),正新轮胎,亿丰(家具),儒鸿(纺织纤维);

宝成(鞋类代工);佳格(食品工業)。

傳统行業增长空間非常有限,技術总體也趋向成熟,

當然台塑,南亚塑胶,台化集團這样體量范畴的企業還是可以赚取不少利润的,不過总的增长有限,难以成為持续增长動力。

像是台塑集團,2019年税後净利373.24亿新台币(按照1:4.3的汇率為86.8亿新台币),同比低落24.67%。

南亚塑胶2019年税後净利232.1亿新台币(约54亿人民币),同比低落55.92%。

台化集團2019年税後净利344.48亿新台币(80.1亿人民币),同比低落37.86%。

那麼還剩下54家制造業企業,我们再看下電子代工和零部件制造業的(不包含半导體财富),总共有28家,按照市值排名如下:

鸿海集團,台达電,大立光,广达,研華,華硕,國巨,和硕,可成(金属壳),纬颖(处事器代工),臻鼎(印刷電路板),微星;

欣兴電子(印刷電路板),光宝科技(摄像头模组),友达(顯示面板),群創,仁宝,纬創,旭隼(UPS代工);

英業达,宏碁,南電(南亚電路板),華新科(被動元件);

鸿華(铝電解電容的電蚀铝箔),玉晶光(镜头和摄像头模组);

致茂(電子测试设备),群光(键盘,摄像头模组),健鼎(印刷電路板)。

這里面的電子零部件企業,大部分都受到了大陸同行的冲击,

例如镜头,台灣有大立光,玉晶光,大陸有舜宇光学,联創電子。

印刷線路板,台灣有臻鼎,欣兴電子,南電,健鼎,大陸有深南電路,生益科技,胜宏科技。

顯示面板台灣有群創,友达,大陸有京东方,華星光電,深天马

電子品牌台灣有華硕,宏基,大陸有联想,華為,小米等一堆品牌,曾红极一時的HTC,目前已在台股市值前一百名看不到了。

台灣企業在電子零部件企業有领先大陸同行的,也有落後大陸同行的,但总的来说在被大陸企業不断冲击。

综合范畴,技術,市場份额和成久远景,

這里面我认為比较核心的企業主若是:鸿海(代工),台达(零部件),大立光(镜头),國巨(被動元件),臻鼎(PCB板)五家。

這五家都在本行業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當然,這個名单可以扩展,比如把代工的广达,和硕,仁宝,纬創,英業达,和華硕,宏基,微星,健鼎,華新科,玉晶光等放進来,那就是超過20家了。不過我认為核心的還是這五家,華硕宏基為代表的台灣電子品牌已大不如前了。

像這28家代工和電子零部件企業里面,市值排在台股第73位的旭隼,给全球各大UPS品牌做代工,2019年营收也只有129亿元新台币,范畴比较小。

注意,代工和電子零部件总體是台灣的核心优势财富,固然目前受到中國大陸的冲击,但是這28家企業里面的优秀企業的优势不會在短時間内消失。

像台灣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PCB生產商臻鼎科技,今年上半年营收為 440.03亿元新台币,年增 3.55%。

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富士康,同時臻鼎間接控股了大陸的鹏鼎控股,鹏鼎控股在大陸A股的招股书中说,“鵬鼎控股間接控股股東為臺灣上市公司臻鼎控股。臻鼎控股第一大股東為鴻海集團全資子公司 Foxconn( Far East),報告期內鴻海集團在臻鼎控股7名董事會成員中僅占一席,鴻海集團從未對臻鼎控股進行並表,僅對其進行權益法核算”。

台灣的被動元件大廠國巨電子,2020年上半年营收234.87亿新台币(5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税後净利56.55亿新台币(13.15亿人民币),增长41.03%,营收體量是大陸的被動元件龙头企業的三倍以上。

作為台灣電子零部件财富净利润率最高的大立光,2019 年营收607.45亿新台币,年增22%,税後盈利高达 282.62亿新台币(约66亿人民币),较2018 年增加 16%,這家公司的净利润竟然高达60多亿人民币,可以说非常惊人了。

接下来還有26家制造業企業了,我们把半导體财富放在最後,把非半导體的,包括呆板零部件,汽車等選出来,总共有9家,按市值排名分袂是:

和泰車(和泰汽車),合一(生技醫療業),亚德客(气動元件),

巨大(旗下捷安特自行車);上銀呆板;裕日車(裕隆日產),美利达;

东元電機(马达),新普(工具電池)。

汽車财富台灣明顯不成,這個相信不需要花太多篇幅。

上銀科技是家小型呆板公司,做的滚珠螺杆在全球具有相當的份额职位处所,维基百科说是全球第二大,同時也做板滞人和零部件業務,但2019年营收仅為202.05亿新台币,下滑31.12%。折合人民币仅為不到50亿人民币。

亚德客做气動元件(動力傳导有液压,气動等),2019年营收158.96亿新台币,增长1.9%.

东元電機做马达為主,给家電空调做元器件,還做風力發電機,電動車的马达和驱動器等,2020年1-9月营收331.778亿新台币,下滑7.64%。

這些企業當然都在细分范围做的不错,但是总的来说還是小公司。

這9家里面中國大陸公家最熟悉的理當捷安特和美利达了。

旗下有捷安特自行車品牌的巨大集團,2019年营收為634.5亿新台币,增长5.3%,税後33.7亿元新台币。按照4.3的汇率,那麼营收一年是大约147.6亿人民币,净利润不到8亿人民币。

美利达自行車,2019年营收為280.24亿新台币(大约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9%,净利润25.01亿新台币(大约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25%。

总體范畴不太大。

最後是17家半导體企業了,這是台灣真正的核心地址,半导體从行業属性来看,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从行業成久远景来看,芯片的操纵在向所有的行業渗透。

這17家半导體企業分袂是:

台灣市值第一的台积電,第3名联發科,

第16位联電,第25位日月光(包含硅品),第31位瑞昱,第36位南亚科;

第39位硅力杰,第40位环球晶圆,第42位联咏,第43位世界前辈;

第51位稳懋(PA代工),第67位祥硕(華硕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

第74位谱瑞(半导體设计),第86位力成(半导體封测),

第91位旺宏(Nor Flash,NAND Flash),第96位中美晶(硅锭和硅片),

第99位華邦電(DRAM)

我们一家家来看,

依照市值排名是台积電,联發科,這两家在中國大陸非常有名了,

2019年,台积電全年的营收达到了1.0699万亿新台币,(按照1:4.3的汇率為2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税後净利3453.44亿新台币(8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07%。

排第二的是联發科,2019年联發科营業收入為新台币2462.22亿(57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4%;全年净利润為新台币232.04亿新台币(5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1.7%。

那麼台灣市值排第三的半导體公司是谁呢?是联電(台灣联華電子),是全球第四大集成電路代工企業(中芯國际全球第五),在台灣仅次于台积電,也是跟福建晋華连系做DRAM的那家台企。

2019年全年营收达到1,482.02亿元新台币(345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小减2.02%,税後净利61.29亿新台币,同比大增131.88%

接下来第四名是日月光,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封测企業,下圖是Trendforce的数据,2020年Q2期全球市占率為21.8%,排世界第一。

就2019年营收来看,日月光集團营收為新台币4132.82亿元新台币,增长11.3%. 税後净利180.53亿新台币,低落31.78%。

其中半导體封装测试業務营收為2416亿元新台币(按照4.3的汇率為561.86亿元人民币),增长12.3%,别的電子代工業務营收為1658亿元新台币,增长9.2%。

第五位是瑞昱,這家一贯是全球無晶圆工廠的IC设计公司十强行列,也是台灣第二大芯片设计企業,看中文名你可能感受不熟悉,它的英文名叫Realtek。

该公司受惠于TWS耳機芯片,WIFI芯片和電視芯片的增长,2019年全年营收607.44亿元新台币(按4.3的汇率折算為141.265亿人民币),年增32.61%,税後净利67.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56.07%。

第六位是南亚科,這家公司做DRAM,说起DRAM我们都懂得三星,海力士,美光是全球三强,同時懂得大陸的合肥长鑫也在做DRAM,但是实际上南亚科是全球第四,當然范畴上無法和全球三强比较,以2019年Q4的DRAM营收為例,分袂為三星的DRAM營收為67.61億美元, SK海力士45.37億美元,美光34.69億美元,南亞科技4.3億美元。

在2020年10月1日离职紫光实行副总裁的高启全,曾就担任過南亚科的总經理。

2019年南亚科营業收入517.2746亿新台币(120亿人民币),同比减少38.9%,净利润9.824亿新台币,同比减少76.56%,這個是由于DRAM市場波動的功效。

第七位是硅力杰,這是做電源打點IC的企業,是模拟芯片范围的新星。不過這家公司其实可以算成大陸企業,董事长陈伟和总經理游步东都是浙大毕業的大陸海归,目前公司总部注册在開曼群島,公司在台灣有子公司,但是营運重心在杭州。

该公司的CFO是台灣人,這恐怕跟公司在台灣上市融資有關,就跟马云的阿里,CFO蔡崇信也是台灣人,為阿里的早期融資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2019年营收107.67亿新台币(人民币25.1亿人民币),增长14.5%,税後净利23.3亿新台币(5.42亿人民币),增长27.1%.

第八位是环球晶圆,是台灣最大的半导體硅片企業,硅片是半导體材料中金额占比最大的材料,全球份额前四位是日本信越化学,日本SUMCO,德國Siltronic,台灣环球晶圆。

2019年营收580.9433亿新台币(135亿新台币),同比低落1.66%搬場,,

净利润136.357亿新台币(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1%。

第九位是联咏,這家和联發科,瑞昱一起是台灣前三的芯片设计企業,也是全球IC设计十强。例如在顯示面板驱動IC范围,该公司的营收仅次于三星位居全球第二位。

该公司主营業務為顯示面板驱動IC,和整合触控和驱動IC(TDDI),和顯示控制类SoC。2019年营收為643.72亿新台币(149.7亿人民币),增长17.2%,税後净利79.27亿元(大约18.4亿人民币),年增24.05%。

第十位是世界前辈,這家和台积電,联電一样,也是集成電路代工廠,

依照拓璞财富研讨院的估计数据,2020年Q3力积電营收2.76亿美元,排台灣第四,全球第八,比中國大陸第二大的華虹集團营收范畴還要大點,

華虹Q3营收2.36亿美元排全球第九位。

2019年世界前辈营收為282.86亿新台币(66亿人民币),同比低落2.22%,税後净利58.605亿新台币,同比低落4.96%。

第十一位是稳懋,第二個字比较复杂,發音同“茂”,這家是做砷化镓晶圆代工的企業,

和市場主流的硅晶圆有所不同,其最大的業務是為博通,華為海思等芯片企業代工射频器件例的PA(功率放大器),當然現在海思的業務一定停了。

稳懋在全球砷化镓晶圆代工范围占据绝對优势职位处所,是该范围的全球老大,类似于硅晶圆代工范围的台积電。

穩懋2019年全年营收213.78亿新台币(按照4.3的汇率為49.72亿新台币),增长23%,税後净利44.01亿新台币,增长44%

别的台灣還有一家宏捷科,是仅次于稳懋的砷化镓晶圆代工大廠。

第十二位是祥硕,這是華硕旗下的芯片设计公司,给AMD设计過主板芯片,這家公司营收并不高,不明白為什麼市值能進台股前一百名。

“祥碩2019年營運成績出爐,全年合併營收達37.46億元(新台币),年成長0.63%,稅後淨利為9.65億元(新台币),年增0.98%,改寫歷史新高。”

第十三位是谱瑞,這家公司其实是由上海交大毕業的三個大陸人和一個台灣人在美國共同創辦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董事长兼实行长赵捷,副董事长兼总經理曲明,產品斥地实行副总陸鼎均毕業于上海交大,该公司首要的设计中心在中國大陸,不過在台灣有上市。该公司首要做顯示器,電子產品和顯示面板的旗帜暗号傳输芯片,打點包括音频和視频的傳输,和LCD顯示驱動芯片。

2019年营收為118.1亿元新台币(2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91%,税後盈利24.33亿新台币(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58%。

第十四位是力成,這是台灣仅次于日月光和硅品的第三大半导體封测廠,

在2020年Q2的全球封测廠营收排行榜上,力成排名全球第五位,单季度营收6.49亿美元,中國大陸最大的封测廠江苏长電排全球第四位,Q2营收8.45亿美元。

可能利诱為什麼台灣硅品没有顯現在台灣股市上?這家公司是全球仅次于日月光和安靠的第三大半导體封测廠,也是台灣排名第二。

因為该公司已和日月光合并了,新公司是日月光控股,前面的日月光的股票市值就包含了硅品在内,只不過現在運行架構上仍然是两個公司独立運行。

力成2019年营收為665.25亿新台币(155亿人民币),同比低落2.23%,税後净利68.79亿新台币(16亿人民币),同比低落8.43%

第十五位是旺宏電子,這家主若是做Nor Flash(首要用作存储代码,TWS耳機,OLED顯示面板,汽車電子等都有操纵),和中國大陸炙手可热的兆易創新是竞争對手關系,同样的還有市值排在第17位的華邦電。

下圖的数据来自CINNO Research,2019年Q3全球Nor Flash市場营收,台灣華邦電為1.49亿美元排全球第一,台灣旺宏1.33亿美元排全球第二,兆易創新1.04亿美元排全球第三,當然了兆易創新增速最快。

旺宏2019年营收為349.95亿新台币(81.4亿人民币),同比低落5.3%,税後净利30.129亿新台币,同比低落66.5%

華邦電2019年营收為487.71亿新台币(113.4亿新台币),同比低落4.73%,税後净利14.77亿新台币,同比低落80.88%.華邦電的营收比旺宏要高,是因為華邦電不只是做闪存,捕魚機遊戲,也做DRAM,2019年的营收里面DRAM占55.67%,FLASH闪存占44.31%,其余為退貨折旧等。

台灣半导體市值排第十六位的是中美晶(中美硅晶),這家公司是做半导體硅片的,前面的台灣最大半导體硅片企業环球晶圆可以看成是其旗下子公司,

中美晶持有环球晶圆大约52%的股份。

中美晶2020年Q2的营收為150.38亿新台币,其中太阳能硅片营收為13.39亿元,而其旗下做集成電路硅片的环球晶圆Q2营收达137.01亿元新台币。

以上16家(去掉中美晶)可以说就是台灣半导體的最强阵容了,當然了其中的谱瑞和硅力杰其实理當算是美國或是中國大陸的公司,所以也可以或许去掉,那麼就是14家。别的祥硕的體量太小了,所以也去掉,那麼就是13家公司。

别的這個市值榜单還漏掉了一家首要的公司,就是力积電(力晶积體電子),该公司以前的名字叫做力晶科技,是台灣类似于合肥长鑫這样的DRAM代工企業,和日本尔必达合作生產DRAM,但是由于全球DRAM暴跌,2012年尔必达破產,该公司也欠下了超過千亿新台币的债務导致从台灣股市退市。

目前力晶除做内存以外,也像台积電,联電一样做集成電路代工,

2020年Q3以2.89亿美元的营收排全球集成電路代工企業的第七位,排名在台灣世界前辈和大陸的華虹之前。

2019年力积電营收358.97亿元新台币(85.5亿人民币),同比低落28%,毛利率仅為8.36%,税後亏损14.8 亿元新台币,由于暗示不佳,所以這家公司姑且也不计入。

這十三强之外還有没有很强的台灣半导體企業呢?

如果要凑的话,還是有的。

在台股市值前一百名之外市值最高的半导體行業公司群联電子,當然如果市值波動也會進入前一百名。

依照其公布2019年全年度合并财报功效:合并营收446.93 亿元(新台币),創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近10%,税後净利45.45 亿元新台币,但是其营收里面NAND Flash控制芯片(包括eMMC和UFS控制芯片)只占23.27%,首要業務是硬盘,SD卡,U盘等。

前一百之外市值第二高的半导體行業公司台灣力旺電子,這家公司是做内存技術IP的,首要收入来自于技術授权和供應芯片设计处事,营運模式类似于ARM公司。2019年营收14.1亿新台币,低落4.5%,净利5.42亿新台币,净利润率非常高38.44%. 不過這家公司體量太小了。

接下来市值第三高的是台胜科,這其实是日本的SUMCO公司在台灣的合資公司,做硅片的,2019年营收116.36亿新台币,同比低落28.87%.

然後是第四的信骅,這家公司首要做处事器的打點芯片,2019年营收為24.843亿新台币,增长11.54%,范畴同样非常小。

前一百之外市值第五高的半导體公司台灣义隆電子,2019年营收94.88亿新台币,增长9.67%,税後净利24.64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0.9%,這家公司公司范畴不大,而且首要营收来自于触控面板模组,芯片業務占比不到一半,主若是触屏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

接下来是京元電和欣邦科技,這两家公司和市值很小的南茂一起,

三家都是全球前十的集成電路封测大廠,

在2020年Q2的营收分袂排在全球第八,第九和第十位,但该季度营收分袂仅為2.56亿美元,1.82亿美元,1.68亿美元。并且半导體封测技術含量在半导體三大部分(设计,制造,封测)中最低,所以這里也不计入核心企業中。

市值再往下走還有創意電子,2019年全年合并营收107.1亿元新台币,范畴非常小,而且比2018年下滑20.4%。

继续顺着市值往下看是升佳電子,也是台股的上市公司,做挨近傳感器,光傳感器等,這家公司2019年营收48亿新台币,大幅增长148.31%, 税後净利14.9亿新台币,當然暗示不错,但是整體范畴還是太小。

其母公司硅創電子,這家公司2019年营收為138亿元新台币,净利润19.38亿新台币,這家公司主若是做成果型手機的顯示面板驱動芯片(DDI),而成果手機在全球已在渐渐收缩,智高手機已經是铛铛代界的主流。

其他没有上市,或没有单独上市的半导體行業公司,

台灣的奇景光電是台灣营收仅次于联發科,瑞昱,联咏的第四大芯片设计企業,這家是台灣的顯示面板廠家奇美旗下的驱動IC设计公司,2019 年全年营收為6.718亿美元(约合新台币207.46亿元),税後亏损1360 万美元。不管是范畴還是利润能力都不成。

别的台灣营收排名第五位的IC设计公司瑞鼎,這家首要做顯示面板驱動IC,2019年合并新台币营收139.3亿元,增长27.1%,税後净利6.72亿元新台币,增长19.7%。當然增长還不错,但是利润率很差。

還有敦泰電子,這家公司也在台灣上市,做触控IC和指纹识别芯片,但是其实是在美國創建的,在深圳和新竹都有研發中心,這家公司經常入選中國十大IC设计企業,同時该公司運营情况一般,2019年营收91.6亿元新台币,低落了7.65%,净利润還是亏损的。

好了,到這里我们可以做個总结,

1:说台灣只有台积電很强,這個说法對吗?

這個说法當然是不對的,台灣的半导體13强,任何一家放到中國大陸来,都是可以在同行業進入大陸前三位的企業。

在這里我再摆列下這13家优秀的台灣半导體企業。

芯片设计:联發科,瑞昱,联咏

芯片代工:台积電,台联電,世界前辈

芯片封测:日月光(硅品),力成

化合物半导體芯片代工:稳懋

存储器IDM:南亚科,旺宏,華邦電

半导體材料:环球晶圆

不只是半导體财富,在台灣的電子代工和零部件财富范围,也有鸿海(代工),台达(電子零部件),大立光(镜头),臻鼎(PCB板),國巨(被動元件)五强為代表的优秀企業,

當然了還可以把華新科,玉晶光,光宝,華硕,宏基,微星,广达,仁宝,和硕,纬創,英業达,研華,健鼎,欣兴電子,群創,友达這十几家放進来,那就是超過20家了,不過我认為這些企業在技術和成久远景上相對付五强较弱,且面临中國大陸同行的竞争。

2:對比于台灣的半导體财富,台灣的電子代工及其零部件财富當然是台灣第二大支柱财富,但不管从技術含量還是,盈利能力還是持续發展能力上明顯要逊色的多,并且两岸企業對比,力量此消彼长非常明顯。

像台灣微星,這是台灣第二大電脑主板供應商,2019年营收1204.9亿新台币,增长1.65%,但是税後净利仅為55.87亿新台币,低落7.51%。

台灣電子零部件财富,综合范畴和净利润,可以认為营運最為出色的两家公司之一的大立光(别的一家是鸿海),台股市值排第十位,

其2019 年营收607.45亿新台币(大约184亿人民币),年增22%,税後盈利高达282.62亿新台币(66亿人民币),较2018 年增加 16%。

而其中國大陸的最大竞争對手浙江舜宇光学,2019年总营收為378.49亿人民币,增长46.34%,净利润40.19亿人民币,增长59.93%。舜宇在总营收上已超過了大立光(舜宇除镜头還有摄像头模组等業務),而净利润也达到了大立光的60%以上,差距已大大缩小。

具體到镜头業務上,舜宇光学的营收為88.154亿人民币,增长46.4%,當然范畴還比大立光差不少,但是增速明顯超過。

而在顯示面板范围,以京东方為首的陸系廠家已超過了台系的群創,友达。

當然像台灣國巨電子這样的被動元件大廠,和鸿海為首的代工大廠,還牢牢占据着优势,不過大陸對應的企業當然弱小,却也在麻利發展,例如本文提到的立讯慎密,在代工范围不断获得订单,从台系廠获得了份额。

从长期看,只要大陸的各大電子品牌牢牢的掌控住下贱的优势,那麼上游的陸系電子零部件廠家渐渐發展只是時辰問题,正如當年台系的電子品牌大大带動了台資電子零部件廠的發展一样。

3:台灣除半导體,電子代工和零部件两大财富外,其他财富差距明顯

台灣的6家世界五百逼迫造業企業,1家是半导體企業(台积電),5家是電子代工财富(鸿海,广达,和硕,纬創,仁宝)。

像台灣在自行車,呆板零部件,機床,板滞人,化工,钢铁,紧固件,汽車零部件等都有一定的力量,在很多细分范围甚至能成為全球前几位,但是這些细分范围总體太小,即使做到全球前列,公司范畴也总體都非常小。

像我们最為熟知的具备全球第一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台灣巨大呆板,2019年营收差不多150亿人民币,净利润不到8亿人民币,體量和盈利完全無法和两大财富對比。

本文是對台股市值前100位里面的制造業企業举辦整理,如本文的数据分析,即使在前100位的企業,很多营收也只有几十亿新台币,范畴很小。

像也是台股市值前100位的上銀呆板,這家公司做的滚珠螺杆在全球具有很高的份额,维基百科说是份额全球第二大,同時该公司也做板滞人和零部件業務,但2019年营收仅為202.05亿新台币,下滑31.12%。折合人民币仅為不到50亿人民币。

不单范畴小,由于已經是相對付比较成熟的行業,整體盈利的汽車補漆筆,利润率并不高。

类似的還有台灣的機床财富,整體出口范畴不太大,高端無法更换德國日本貨,中低端又面临中國大陸機床國產化的竞争,从实际出口金额来看,没有呈現持续增长。下圖来自台灣工具機發展基金會,為2019年台灣工具機(大陸叫機床)的出口,共计30.64亿美元,同比低落16.2%

再放张圖,来自台灣工具機發展基金會。

2019年全球七大機床出口地區,台灣排全球第5,中國大陸是其中唯一機床出口增长的地區,這個多少让我感到意外,因為機床工業在大陸被认為是發展的非常不好的。

像台灣也是2019年出口螺丝螺帽等紧固件的全球第三名,但该市場很小,2019年台灣出口紧固件金额约為48亿美元,金额非常小,而且還分手在大量的小企業中,诞生不了大公司和高薪岗位。

别的从經济增长的角度讲,该财富產值难以持续增长,下圖是台灣2019年的紧固件產值,對比2010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增长痴钝。

请注意,以上仅是讲范畴和行業增长前景,不是说该產品不重要。

多说一句,2019年出口紧固件最多的是中國大陸,為84亿美元,下滑0.7%,

而第二的德國出口下滑5.2%,第三的台灣出口下滑6.9%.

3:台灣在越来越寄托以台积電為核心的半导體财富

如果把台灣的半导體13强做成一個表格,會發現這13家公司,营收台积電占了49.95%,净利润占了77.83%,遥遥领先。

台灣净利润能超過100亿新台币的半导體企業只有4家。

台积電不只是占了台灣半导體财富的半壁江山,其市值更是超過了台灣股市的20%,台灣的《工商時报》在2020年8月8日發了一篇動静报道,认為台灣的财富發展面临“一個人的武林”逆境,

因為依照“台灣董事學會7日年會發布《2020董事會白皮書》。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統計2005~2019年,扣除台積電,整體上市櫃市值複合成長率(CAGR)僅2%”

“據《白皮書》分析,台股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在2005年佔總市值9%,2019年底已提高至22%,成長幅度驚人。整體台股市值自2005年至2019年,平均年成長率為14%,然扣除台積電後,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市值複合成長率(CAGR)實際只有2%。”

台灣半导體财富以制造為核心,而在短期内,中國大陸的半导系统方式造業還难以挑战台积電,联電,世界前辈,稳懋為核心的台灣半导系统方式造業,事实上台系制造廠的范畴优势還在扩大而不是缩小。

更進一步,从台灣的财富结構来看,台积電為核心的半导體财富的增速也明顯的高于其他财富的發展,因此台灣的财富结構中半导體的占比還在不断提高。

最後,我想说两個简单的想法,

第一點台灣目前已不再是以前的台灣了,统一的力量在台灣島上已根底被消灭,它不单已彻底的变成了一個台独的島屿,而且从疫情以来的一系列暗示来看,更是已成為了一個反華堡垒。

它現在在不断敦促自行斥地,和从美國購買前辈刀兵拒绝统一,且正在积极敦促装备進攻性刀兵,leo娛樂,就在10月21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三項對台军售,总價值18亿美元。

分袂是11個M142高機動火箭炮系统(HIMARS)及相關设备,價值為4.361亿美元。此外一批刀兵包括135枚AGM-84H增程型防區外對地攻击导弹及相關设备,價值约10亿美元。

第三批刀兵包括六個用于台灣F16的MS-110侦查吊舱及相關设备,据估计價值為3.672亿美元。

不单于此,還有别的军售項目還在路上。依照華尔街日报2020年9月29日的报道,不包括本次批准的18亿美元,特朗普政府在本届任期内已出售了價值约150亿美元的给台灣。

而依照台灣媒體的报道,射程达到1500公里的云峰导弹也在2020年4月底试射告成,這较着是一款進攻性的刀兵。

這些累计耗資数百亿美元刀兵的斥地和購買,其資金的源泉是台灣的經济和财富,

因此現在不单一切的惠及台灣本島财富發展的行為包括ECFA理當停止,還要积极的敦促和支持大陸企業經過進程竞争夺取台企的市場份额。否则台灣的經济越是發展,台独政府越是會加大對以武拒统的投入,越可能造成统一時两岸的战士和平民更大的伤亡。

第二點台灣的經济迟早要走向邊缘化,渐渐回归到它理當有的历史位置,這個变乱如果發生在统一今後,将會导致對收复台灣的民心极為不利,

让這件变乱發生在统一之前,比發生在统一今後更好。

不只是要派战機打破中線去震慑台独,消耗其战機寿命,還要大力支持在經济上經過進程竞争遏制其财富發展。這件变乱越早做,越积极的做,则统一今後的成本越低,从資金层面看也會大大节省费用。

點击展開全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台灣未上市股票產經資訊論壇  

壯陽藥, 支票借錢, 鹹酥雞推薦, 鹹酥雞加盟, 小資本加盟創業, 熱門加盟, 飲食加盟, 汽機車借款, 小額借款, 信用借款, 票貼, 支票貼現支票借錢24小時當舖, 空壓機屏東支票貼現屏東當舖台中搬家台中搬家公司, 支票借款, 房屋二胎, 中古沖床, 中古機械買賣, 堆高機, 未上市, 滑鼠墊, 悠遊卡套, 台北網頁設計, 飄眉 隆乳, 未上市台北室內設計, 室內裝潢, 信用卡換現金, 刷卡換現金, 獨立筒沙發, 基隆汽車借款, 堆高機, 財神娛樂台灣運動彩券首頁場中投注時間表台灣運彩足球賠率L型沙發布沙發荷重元, 資料擷取DAQ, Force Sensor, load cell, 台南小吃排行榜, 飲食加盟, 九州娛樂城, ptt網頁版, 網球比分, 中華職棒直播, 空壓機沙發工廠支票貼現, 獨立筒床墊高雄當舖, 支票借款, 未上市, 當舖, 支票借款,

GMT+8, 2025-11-1 07:48 , Processed in 0.28132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